在顶级赛车与奢华制表领域,瑞士腕表品牌理查米尔(RICHARD MILLE)始终以“手腕上的一级方程式”为核心理念,将精密机械与赛车运动的精神深度融合。2025年,随着F1赛事进入新的技术周期与全球化扩张阶段,理查米尔与迈凯伦、法拉利两大车队的合作再次刷新了跨界合作的边界,成为技术与艺术、速度与工艺完美融合的典范。
赛车基因的深度传承
自2016年与迈凯伦车队开启合作以来,理查米尔不仅成为其官方计时合作伙伴,更通过技术共享与设计创新,将赛车工程的精髓注入腕表制造。例如,2017年推出的RM 50-03腕表,首次将迈凯伦超跑中的石墨烯技术引入制表领域,打造出当时全球最轻的机械计时码表(仅40克),其抗冲击性能与赛车底盘设计理念如出一辙。2024年,双方合作推出的RM 40-01 Speedtail陀飞轮腕表,以水滴形表壳致敬迈凯伦Speedtail超跑,耗时2800小时研发,展现了碳纤维材料与空气动力学美学的结合。
与此同时,2021年与法拉利车队的合作则进一步拓展了品牌的技术边界。双方推出的RM UP-01 Ferrari腕表以1.75毫米的厚度打破超薄机械表纪录,其研发过程历经6000小时测试,机芯结构借鉴了赛车引擎的紧凑布局,彰显了“技艺决定美学”的哲学。2025年,随着七届F1冠军汉密尔顿加盟法拉利,这一合作或将催生更多标志性作品,例如以车手个人风格定制的限量版腕表。
2025 F1中国站:技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
2025年F1中国大奖赛的回归,成为理查米尔展示跨界影响力的重要舞台。上海国际赛车场“上”字型赛道的复杂性(5.451公里,含高速弯与发夹弯)对赛车性能提出极致要求,而迈凯伦与法拉利车队在此的表现,也间接验证了理查米尔腕表的精准与耐用性。例如,迈凯伦车手兰多·诺里斯(Lando Norris)在2024年中国站摘得亚军时佩戴的RM 67-02腕表(仅32克),其碳纤维表壳与人体工学设计,正是为高强度赛道环境量身打造。
此外,赛事期间,理查米尔通过“格子旗嘉年华”等线下活动,将F1的激情延伸至公众体验。例如,2025年上海站首次引入F1学院赛,中国女车手师炜的参与,与品牌支持女性赛车运动的理念不谋而合。活动现场的模拟驾驶体验与限量腕表展示,进一步强化了“速度即艺术”的品牌形象。
创新材质与未来科技的先锋探索
RICHARD MILLE和Ferrari的合作始于2021年,两者本质上是材料科学与机械美学的共舞。如今,这一传奇合作再续华章,推出第二款巅峰力作—RM 43-01 Ferrari陀飞轮双秒追针计时腕表。这款杰作凝聚了马拉内洛(Ferrari总部所在地)与勒布勒勒(RICHARD MILLE制表工坊所在地)两地工程团队的智慧结晶。通过跨领域的技术对话与深度协作,双方成功将复杂的陀飞轮计时码表工艺推向全新高度,最终成就了这款集精密机械与竞速美学于一身的非凡时计。
这枚RM 43-01 FERRARI陀飞轮双秒追针计时腕表,提供两种款式:五级钛合金款经微喷砂并抛光,搭配Carbon TPT®碳纤维中层表壳,限量发售75枚;Carbon TPT®碳纤维款同样限量发售75枚。Carbon TPT®碳纤维是一种轻盈且坚固的薄层复合材料,为RICHARD MILLE独家运用。
RICHARD MILLE表壳研发技术总监Julien Boillat说道,“两款表壳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:钛金属表壳尽显‘绅士车手’气质,而Carbon TPT®碳纤维表壳则更加凸显狂放不羁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”。
在腕表各个重要组件的设计过程中,法拉利设计中心(Centro Stile Ferrari )扮演了关键角色,从整体美感到表冠和指针等细微之处,以及采用Purosangue座椅图案的表带,充分彰显了 Ferrari 设计美学的影响力。在机芯研制过程中特意留出开放空间,在钛合金底板上镭射雕刻“跃马(Cavallino)”标识,其形状灵感源自499P赛车的尾翼。经过微喷砂与缎面修饰,并辅以抛光倒角处理,彰显出RICHARD MILLE在机芯整体制造方面的精湛技艺。
2025年,随着F1地效赛车的技术迭代(如空气动力学效率提升),理查米尔或将进一步引入类似DRS(减阻系统)的动态机械结构,甚至探索智能传感技术与机械腕表的结合,以实时适配车手在赛道上的需求。
天花板之上的无限可能
从碳纤维表壳到超薄机芯,从赛道到手腕,理查米尔与F1的合作始终以“挑战极限”为内核。2025年,随着新技术、新赛程与新合作伙伴的加入,这一跨界联盟不仅刷新了行业天花板,更开启了机械工艺与速度美学的全新维度。正如品牌创始人理查德·米勒所言:“我们不是在制造腕表,而是在创造微型机械赛车。”——而这辆“赛车”,正以分秒必争的姿态,驶向未来的巅峰。
本文由名表城复刻原创发表,转载须经本站同意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atchok.net/article/18380.html
发表评论